沈抖从百度CTO转任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,这一人事调整标志着百度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重心发生根本性转变。沈抖以"云智一体"为核心,推动百度智能云从基础设施提供商向智能服务生态构建者跃迁,其战略布局已在技术整合、生态建设、行业赋能三个维度显现成效。
一、技术整合:重构云计算的"智能底座"
沈抖主导的"云智一体3.0"架构,实现了AI能力与云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。文心大模型通过百度智能云的弹性算力网络,支持千亿参数模型的分钟级部署,某金融机构利用该能力将合同审查效率提升40倍。更关键的是,百度自主研发的昆仑芯AI加速器与云服务器深度集成,使AI训练成本降低65%,推理延迟降至2ms以下,这一技术突破已应用于自动驾驶、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。
在存储与计算协同方面,沈抖团队推出"存算一体"架构,通过NVMe-oF协议将存储IOPS提升至300万,配合RDMA网络实现GPU与存储的零拷贝传输。某视频平台实测显示,该架构使4K视频转码效率提升3倍,带宽成本降低40%。
二、生态建设:构建"智能体"开发新范式
沈抖提出"智能体即服务(AIaS)"理念,通过低代码平台降低企业接入AI的门槛。千帆大模型平台已集成50+行业大模型,支持企业通过可视化界面定制专属智能体。某制造业企业利用该平台构建的设备故障预测智能体,将非计划停机减少70%,维护成本降低45%。
在开发者生态方面,百度智能云推出"星河计划",为AI开发者提供算力补贴、技术培训、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支持。2025年第一季度,平台开发者数量突破200万,较2023年增长300%,其中企业开发者占比达65%。
三、行业赋能:从通用云到场景化解决方案
沈抖推动百度智能云深度切入产业场景,形成"一行业一策略"的打法。在政务领域,百度智能云承建的"城市大脑"项目已覆盖23个省份,通过智能交通调度使高峰时段拥堵减少35%;在医疗领域,与协和医院合作的"灵医智惠"平台,实现CT影像AI诊断与电子病历的自动关联,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.7%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沈抖团队开创"云智一体"出海模式,在东南亚建设的智能算力中心,为当地电商企业提供多语言智能客服、物流路径优化等服务,助力Lazada等平台订单处理效率提升50%。
四、未来展望:智能云时代的"无限游戏"
沈抖的视野已超越传统云计算范畴,他提出"智能云即新质生产力"的理念,推动百度智能云在三个方向布局:
多模态智能体:研发支持语音、视觉、文本多模态交互的通用智能体,预计2026年实现跨场景无缝衔接
量子计算融合:与本源量子合作开发量子-经典混合云平台,某化工企业利用该平台将新材料研发周期从3年缩短至8个月
绿色智能云:通过液冷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,将数据中心PUE降至1.05以下,某金融云平台因此获得"零碳数据中心"认证
沈抖执掌百度智能云的18个月,用"云智一体"战略重新定义了云计算的价值边界。当AI成为云服务的"神经中枢",当行业场景成为技术落地的"试验田",百度智能云正以"无限可能"的姿态,开启一个智能驱动的云时代新篇章。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迭代,更是一场关于如何释放AI生产力、重构产业价值链的深刻实践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