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3日,东信和平与沃达丰集团在上海国际通信大会(ICCC 2025)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场景,联合推出支持6G通信及卫星直连的车规级eSIM模组。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车联网技术领域的突破,更预示着6G时代“人-车-路-云”协同生态的加速落地。
技术突破:打造车规级通信“神经中枢”
此次发布的车规级eSIM模组,针对汽车极端环境设计,具备耐高温(-40℃至125℃)、抗振动(符合ISO 16750标准)等特性,可无缝兼容6G网络与卫星通信。其核心优势在于“多网络智能切换”功能——当车辆驶入偏远地区或信号盲区时,模组可自动切换至卫星通信,确保数据传输零中断。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车载通信的覆盖痛点,为自动驾驶、远程控车等场景提供了可靠支撑。
全球布局:沃达丰渠道赋能中国技术出海
沃达丰作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运营商,拥有覆盖30个国家的通信网络资源。根据协议,东信和平将依托沃达丰的全球化渠道,重点拓展欧洲、非洲市场。例如,在欧洲,双方计划为大众、宝马等车企提供定制化eSIM解决方案;在非洲,则瞄准“一带一路”基建项目,为跨境物流车辆部署低延迟通信模组。这种“技术+渠道”的互补模式,被视为中国科技企业突破海外壁垒的典型案例。
行业影响:重构车联网生态链
东信和平-沃达丰联盟的成立,可能引发车联网产业链的连锁反应。一方面,模组标准化将降低车企研发成本,推动智能网联功能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普及;另一方面,6G与卫星通信的融合,或催生“全球无缝覆盖”的车联网服务新模式。业内预测,到2030年,全球车规级eSIM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,而此次合作有望占据其中15%以上的份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