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联发科(MediaTek)正式发布全球首款“微波大脑”芯片——天玑9400,通过三维堆叠技术将AI加速器与6G通信模组集成于单颗芯片,标志着移动设备正式进入“AI通信一体化”时代。
技术突破:三维堆叠与材料革新
天玑9400采用台积电3nm工艺,创新性地将AI计算单元与微波通信模块垂直堆叠,减少数据传输延迟。芯片内置自研“NeuroWave”架构,支持每秒40万亿次AI运算,同时集成可重构微波阵列,实现6G毫米波与Sub-6GHz频段的动态切换。更关键的是,通过引入石墨烯散热层与氮化镓功率放大器,芯片能效比提升40%,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55%。
性能跃进:从秒级响应到实时交互
实测显示,天玑9400在AI场景中表现惊艳:
图像处理:1秒内完成8K视频的AI降噪与超分,较骁龙8 Gen3快3倍;
通信能力:6G原型网络下,下载速度突破100Gbps,时延低至0.1毫秒;
多模态交互:支持语音、手势、眼神的跨模态识别,响应延迟仅10ms。
应用场景:重构移动设备生态
智能手机:实时翻译、AR导航、AI摄影等功能无需云端依赖,隐私性大幅提升;
物联网:通过微波直连技术,实现设备间毫秒级协同,推动智能家居向“无感控制”进化;
自动驾驶:车规级版本可同步处理激光雷达点云与V2X通信数据,决策速度提升10倍。
行业影响:半导体设计与通信标准的双重革新
天玑9400的发布,迫使高通、苹果等厂商加速“芯片-通信”融合布局。业内预测,2026年AI通信一体化芯片将占据高端手机市场60%份额。同时,该技术或倒逼6G标准提前制定,联发科已联合爱立信、NTT等企业提交“AI赋能空口设计”提案。
未来展望:从设备到算力网络的跃迁
联发科透露,下一代“微波大脑”将集成光子计算单元,并支持“芯片即服务(CaaS)”模式,允许用户按需调用云端AI算力。随着6G与AI的深度融合,移动设备或将从“个人终端”演变为“分布式算力节点”,重新定义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。
从三维堆叠到6G直连,天玑9400以“微波大脑”之名,开启AI与通信融合的新纪元。这款芯片的诞生,不仅为手机注入更强大的智能,更预示着:未来,通信将是AI的翅膀,而AI将是通信的灵魂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